新闻中心
2023年以来,国际原油市场持续上演"紧平衡"大戏。OPEC+延续减产政策,俄罗斯宣布延长50万桶/日减产至年底,沙特自愿减产100万桶/日措施延长至三季度,三大产油国联合行动使全球原油日供应量减少近300万桶。美国页岩油增产乏力,活跃钻井平台数量较疫情前下降25%,EIA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原油库存骤降12%,创近三年最大降幅。
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持续推升油价。俄乌冲突导致黑海港口运输受阻,尼日利亚原油管道频遭破坏,利比亚最大油田因抗议活动停产,这些突发事件使全球原油供应脆弱性暴露无遗。高盛研报指出,地缘风险溢价已为油价贡献8-12美元/桶空间,且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。
全球经济韧性支撑能源消费,中国炼油厂开工率攀升至75%的年度高位,印度6月原油进口量同比激增8.3%,创历史新高。航空业全面复苏推动航煤需求增长,IEA预测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0万桶/日,其中亚太地区贡献60%增量。
极端天气加剧能源消耗,北美热浪推高制冷用电需求,欧洲天然气价格波动促使发电厂转向燃油发电。美国夏季驾驶季汽油消费量突破950万桶/日,库存降至五年均值以下。新能源替代进程放缓,电动车渗透率增速不及预期,传统能源仍占主导地位。
美元指数走弱增强原油吸引力,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,美元兑一篮子货币较年初贬值5.2%,以美元计价的原油资产获得资金追捧。对冲基金净多头头寸增至48万手,创2022年3月以来新高,期权市场看涨合约占比突破65%。
技术面呈现典型牛市结构,WTI原油站稳85美元关键阻力位,布伦特原油周线五连阳,MACD指标金叉向上。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,摩根士丹利将四季度布油预测调高至95美元,瑞银甚至给出100美元/桶的激进预期。
期货市场呈现Contango结构,近月合约溢价吸引套利资金。建议采用"期货+期权"组合策略,买入12月WTI看涨期权同时卖出虚值看跌期权,锁定风险收益比。ETF领域,USO(美国石油基金)日均成交量突破2000万份,UKO(布伦特原油基金)持仓量月增15%,成为资金配置新选择。
能源股迎来价值重估,埃克森美孚Q2净利润同比大增28%,雪佛龙宣布提高股息7%。聚焦细分领域:油服巨头斯伦贝谢手握中东百亿美元订单,炼化企业Valero受益裂解价差扩大,LNG运输船东FlexLNG单日租金突破20万美元。
政策风险首当其冲,美国可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平抑油价,当前SPR库存处于1983年来最低点,若释放5000万桶将压制短期走势。经济衰退阴云未散,欧元区制造业PMI连续11个月萎缩,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可能拖累柴油需求。
技术替代加速风险需警惕,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5%,欧盟碳关税7月正式实施,BP预测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现拐点。极端天气扰动不可忽视,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北美飓风季活跃,墨西哥湾原油产量或受冲击。
建议采用"核心+卫星"配置,将60%资金配置于原油ETF和行业龙头股,30%用于期货趋势跟踪,10%配置黄金对冲地缘风险。设置动态止盈止损线,当布油突破95美元逐步减仓,跌破80美元启动对冲机制。
密切跟踪三大先行指标:美国页岩油套期保值比例(当前仅35%预示增产潜力)、中国原油进口量(6月环比下降8%需警惕)、美元指数与油价相关性(近期-0.7呈强负相关)。套利机会方面,关注布伦特-WTI价差扩大至6美元时的跨市场套利窗口,以及汽油裂解价差季节性走阔带来的炼化套保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