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最新周度报告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截至7月12日当周,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骤降1520万桶,创下2022年8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。这一远超市场预期的数据公布后,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价格瞬间跳涨2.3美元,盘中最高触及82.15美元/桶,单日振幅高达4.7%,最终收涨3.8%报81.92美元,演绎出今年以来最凌厉的日内拉升行情。
本次库存异动背后,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。北美飓风季的提前到来导致墨西哥湾原油产量锐减,雪佛龙、壳牌等能源巨头已关闭13%的海上钻井平台,日均减产达30万桶。OPEC+超额减产执行率攀升至117%,沙特自愿减产100万桶/日的政策持续收紧供应端。
更关键的是,美国战略石油储备(SPR)补库计划进入加速期,能源部最新招标显示日均采购量较上月提升40%,形成"政府+市场"的双重需求拉力。
从技术面观察,WTI原油在78美元附近构筑的"三重底"形态已积蓄充足动能。MACD指标在数据公布前3小时出现金叉,RSI数值从超卖区快速回升,配合基本面利好形成完美共振。知名技术分析师约翰·卡特指出:"当价格突破80.5美元颈线位时,算法交易程序触发连锁买盘,这是导致盘中急涨的重要技术诱因。
回溯近十年20次重大库存数据异动,有14次引发超过3%的日内波动。其中2020年4月库存暴增引发的暴跌与当前情形形成镜像对照,当时WTI期货史无前例地跌至负值。高盛能源研究团队发现,当库存变化幅度超过标准差2倍时,价格在随后5个交易日内保持同向波动的概率达78%。
本次库存降幅达到过去五年均值的3.2倍,这为多头提供了坚实的统计支撑。
尽管短线涨势凌厉,但市场分歧正在加剧。洲际交易所(ICE)持仓数据显示,在价格突破80美元后,资产管理机构的多头持仓反而减少1.2万手,生产商套保空头增加2.8万手。这种"越涨越卖"的持仓结构暗示专业机构对持续上涨持谨慎态度。花旗银行能源分析师指出:"当前价格已包含地缘政治溢价,若伊朗核协议出现突破性进展,可能引发15-20美元的回调空间。
4小时图上,油价在突破布林带上轨后,乖离率已升至7月以来最高水平。虽然日线MACD红柱持续放大,但成交量在82美元上方明显萎缩,出现典型的"量价背离"现象。斐波那契回撤位显示,83.4美元(61.8%位置)将构成强阻力,该位置恰与200日均线重合。
交易员需重点关注美国CPI数据公布前后的波动率变化,历史统计显示重大宏观数据发布当日,原油波动率平均放大38%。
面对剧烈波动的市场,顶级机构展现出差异化的交易智慧。贝莱德能源基金选择在81美元上方逐步平仓多单,同时买入行权价75美元的看跌期权进行保护。而量子基金则反向操作,通过跨式期权组合押注波动率扩张。对于普通投资者,摩根士丹利建议采用"阶梯止盈"策略:在83美元、85美元、88美元分三批获利了结,同时将止损位从78美元动态上移至79.5美元。
值得关注的是,柴油裂解价差已连续三周走阔至42美元/桶,炼厂利润回升可能刺激开工率提升,这或将成为支撑油价的新变量。能源对冲基金PierreAndurand预判:"若北半球遭遇冷冬,库存紧张与需求激增可能推动油价测试90美元关口。"但这一切都需建立在地缘政治风险不恶化的前提下,毕竟当前油价已计入约8美元的"风险溢价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