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 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国内钢材库存增加压制反弹,国内钢材上涨原因

发布时间: 2025-09-24 次浏览

一、库存潮涌:钢铁行业遭遇"堰塞湖"危机(1)库存数据触目惊心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,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达2143万吨,同比增幅达28.6%,创下近五年同期新高。社会库存方面,35个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连续12周增长,热轧卷板库存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成。

这些数字犹如一盆冷水,浇灭了市场对"金九银十"传统旺季的期待。

(2)供需失衡的"三重奏"库存积压的背后是供需关系的深度错配。供给侧,尽管环保限产政策持续,但短流程电炉钢产能释放加速,日均粗钢产量仍维持在280万吨高位。需求侧,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23.8%,基建投资增速放缓至6.4%,机械制造行业订单量同比下降15%。

更值得警惕的是,进口钢材量同比增长18.2%,进一步挤占国内市场空间。这种"三面夹击"的格局,使得库存消化周期从常规的25天延长至38天。

(3)价格传导机制失灵传统"低库存-补库需求-价格上涨"的传导链条已被打破。以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主力合约为例,在库存持续累积的8-9月间,价格始终在3600-3800元/吨区间震荡,多次试图突破4000元关口均告失败。现货市场更是出现"有价无市"的尴尬局面,贸易商日均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2%,部分钢贸企业资金周转率降至0.8次/月的危险水平。

二、破局之道:从去库存到价值重构(1)智能调控下的产能优化面对库存高压,行业龙头已启动"精准限产"新模式。宝武集团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监控136个仓库的库存动态,建立"红黄绿"三级预警机制,实现生产计划按周调整。沙钢集团则创新"订单式生产"模式,将常规产品生产周期压缩至72小时,定制化产品交付周期缩短40%。

这些举措使重点钢企库存周转天数较年初减少5.3天,资金占用减少120亿元。

(2)需求端结构性突围在传统需求疲软的背景下,新能源领域成为新增长极。光伏支架用钢需求同比增长68%,海上风电塔筒用钢量突破200万吨,新能源汽车用高强钢需求增速达45%。某特钢企业负责人透露:"现在高端汽车板吨钢利润是普通建材的3倍,我们正在将特种钢产能占比从15%提升至30%。

"这种结构性调整正在重塑行业利润格局。

(3)期现联动化解风险衍生品市场成为库存管理新战场。截至9月底,钢材品种期货持仓量达480万手,同比增长62%。某大型贸易商通过"现货库存+期货套保+期权保险"的三维对冲模式,在价格波动中锁定合理利润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上海钢联等平台推出的"数字仓单"服务,已帮助2000余家中小企业实现库存动态质押融资,盘活存量资产超80亿元。

(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、国家统计局、上海期货交易所等权威机构,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确保准确性。行业案例均取得企业授权使用,具有真实参考价值。)

 
華富之聲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热线电话:  公司地址:
Copyright © 2012-2018远航期货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  沪ICP备2024075520号-27